查看原文
其他

不是只有饥饿营销才能令人狂热,“邪典”健身正在流行…

苦迟 选题方程式 2023-01-10


iPhone不可遏制地流行的时候,人们认为果粉在塑造一个“邪教”(cult),“果粉”们对产品绝对满意和忠诚。


有意思的是,cult文化处处都有。


在健身行业就有一个与苹果媲美的案例——专注室内自行车课程的SoulCycle。



稍显黑暗的房间里,烛光在摇曳,60个精心修饰的人,气喘吁吁地用统一的步调瞪着自行车。此时,他们前面还有一个人,正在高声喊着加油的语句,伴随着麻辣鸡震耳欲聋的音乐……


在描绘SoulCycle的室内自行车训练课时,许多人都会用类似于以上的表述。


如果要总结在SoulCycle的营销,大部分营销人会给出一个词—— cult


所谓的cult,按照柯林斯词典的解释:


  • 小宗教组织,尤指异教、邪教;

  • (特定群体的)偶像、时尚;

  • 热潮,狂热。



我更愿意将这个词用“极化群体”(Group Polarization)这个术语来表达。芝加哥大学的法学教授Cass Sunstein对群体极化下过这样一个定义:


团体成员开始有某些偏向,在商议后,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,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。


它意味着群体内外的认知差别会相当大。团体内的观点越来越趋同并锐化,团员间的纽带越来越强的同时,他们与外部世界价值观的区分也渐渐清晰……


我们之前曾经讲过Chubbies以周末为信仰的“邪教”特质,但与SoulCycle相比,Chubbies的在群体极化的程度上还是略有不如的。


延伸阅读

Chubbies宣称要把周末作为他们的信仰,向年轻人发出号召拯救周末,点击“阅读原文”登录网站查看这篇文章:《Chubbies:男士短裤创业品牌如何红遍美国?》


对于SoulCycle案例的分析,我们将主要围绕着群体极化的角度来分析。


“极化群体”视角下的品牌策略



 Part 1 

控制话语体系,

不留一丝”体能训练”的痕迹


这家创立于2006年的健身店,目前已经有74家分店。他们的课程并不算便宜,每节课需要34美元。此外,用户还须花3美元租一双鞋子才能开始训练。


为什么用户愿意花更多钱来这里训练?


SoulCycle成功的最重要因素,就是它将训练课程的本质给隐藏了,在他们的网站,以及Instagram账号等平台,塑造了一个与普通健身房格格不入的心灵世界。



SoulCycle如何实现从健身房到心灵世界的转变?


01

替换目标:身体训练被弱化,精神训练被强化


在SoulCycle的世界里,精神层次才是最重要的。


当罗马人迫害基督徒的时候,基督徒追求的是“向死而生”,死亡之后可以上天堂得永生。这里有一个身体与精神之间的背离——身体受辱、精神得救。


在SoulCycle的内容体系里,我们随处可见类似于古罗马时期基督徒“向死而生”的态度与精神。当然,学员们付出的不是生命,而是向体力与体能极限的挑战:以身体的折磨换取精神的超越,以身体的痛苦换取精神的解放……


SoulCycle在Instagram发布的内容里,会聚焦于各种各样自我激励的话语。



在SoulCycle的官方网站,也随处可见精神层面的激励:


  • 不管你多慢,你还是将那些沙发上的人甩在身后了。(No matter how slow you go, you are still lapping everyone on the couch)。


  • 安逸不会让你有所改观(Easy doesn’t change you )。


  • 停止许愿,开始努力(Stop wishing. Start building)。


02

教练身份转换:成为激发者、团队领袖、表演者


如果我们去翻看SoulCycle官方网站的员工介绍,会发现介绍页很独特,他们完全不专注于教练们的体能特长,而是强调他们对生活的态度,对自己精神层面的探索。


比如关于Kelly Klein的介绍,突出的是她的座右铭:”永远不要向真正的自我说对不起”。



关于她的介绍,重点也没放在体能优势方面,而是强化她在灵魂层面的探索:


Kelly从洛杉矶带来了她艺术家的灵魂。纽约的风采让她神魂颠倒,让她前来并在专业舞蹈的世界里如鱼得水。在SoulCycle作为骑手多年后,她终于有幸去改变生活,变为一个队伍(pack)的领袖。


有意思的是,这里的班级被替换为“pack”(我翻译为队伍),目的也是和体能训练区分开来,所以,整个一套语言系统都要重新塑造。


03

话语体系的替换


前面提到,在SoulCycle的“教练”会被替换为“激发者”“团队领袖”“表演者”等称呼,“班级”也被替换为“pack”,这种现象在SoulCycle的内容系统里非常普遍。



除了要剔除体能训练的气息之外,SoulCycle会创造出一套极有诱惑力的话语体系,让用户被带入一定的情境中,并得到更多激励,同时也更认可这个话语体系内的联结感、亲密感。


比如下面这个有趣的案例:


提起举重的时候,教练说,“你就假想哈利·波特正拿着魔杖对你念Wingardium Leviosa(悬浮咒)”,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SoulCycle。



在这条内容的旁边,有另一个顾客回应说:


我也这么想。当他(教练)说,我们身处海豚训练学院,正在进行独奏演唱会的时候,我觉得从来没有这么激情满满。


这种以语言塑造出来的亚文化话语体系,以及建构的虚拟想象空间,让群体内的参与者沉醉其中——参与感越强,联结感也就越强。


这个时候,用户基本就超越体能训练的范围,走向了心灵领域的认同,群体极化基本完成。


在Youtube的Find it视频下面,有网友留言说“这只是一个自行车课程”的时候,粉丝们会用心地解释,“它真的不只是一个训练班”“如果只是一个骑行,我根本坚持不了90分钟”。



04

视觉系统构建社区边界,强化集体意识


SoulCycle将体能训练的内容彻底清除之后,开始强调精神训练的意义,要强化这种聚焦于Soul的价值,就必须建立一个类似于宗教的仪式感氛围,让用户在这种集体氛围内被激发、感染,并感受到与集体的联系。


SoulCycle在各处都强调联结感。为了要强化内部的关联,就必须在面对外部世界时形成明显可见的内外边界。



通过超强的视觉系统,SoulCycle最终制造了一个清晰的社区边界。这就是cult文化的特质,它能塑造一个内部人一眼就可以认出的世界,并对外面的评价与看法进行屏蔽,粉丝对品牌的忠诚度几乎坚不可摧。


SoulCycle有自己的商城,售卖一些周边产品,比如衬衫、bra、帽子等。SoulCycle的用户会随时穿着带有Logo或者Slogan的配件与服装招摇过市,而SoulCycle也鼓励他们在社交网络自拍带有SoulCycle标记的照片与他们互动。



在社交网络、周边产品、粉丝社交账号等各处,都能看到“Take your journey. Change your body. Find your SOUL”一类的Slogan,在粉丝周围建立了一个随处可见的符号系统。


SoulCycle有强大的社交媒体运营系统,在Instagram、Twitter等平台对用户发布的内容随时互动,并进行组编(curate)加工。


符号世界让社群更团结,意识到这一点之后,SoulCycle更重视线上社群的意义。


最近动态是,SoulCycle的CEO Melanie Whelan特意聘请了两个人来担任高级数字副总(senior vice president of digital)以及内容副总(vice president of content),他们是著名网络媒体Mashable.com的前任出版人Gregory Gittrichy以及另一家著名网站Vox.com的首席视频专家Angela Bowers。


SoulCycle甚至准备开第一家非骑行的体验店。


 Part 2 

让用户成为故事里的英雄


Geocities.com 的创始人David Bohnett曾经说:


网络让你有机会认识相同兴趣人,不管这兴趣有多特殊、多疯狂、多大或者多小。


SoulCycle成功之处就是他们找到了一群有共同追求的人。这群人对自己的现状并不满意,他们或受过创伤,或过于压抑,或过于颓废,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:希望改变。


SoulCycle售卖的其实并不是训练,而是用户对自我的认同,他们专注于对用户心中积极一面的发掘。



Donald Miller在《Story Brand》一书里曾经说,在故事营销的框架里,用户必须是整个故事里的英雄,他们可能会碰到挫折、压抑或者障碍,但他们应该也值得去克服,并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。


在SoulCycle的案例里,这个故事的圆满结局,就是塑造一个“更好的自己”。如何达成这个任务?和自己内心斗争,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克服所有负面的要素,依靠身体的折磨来实现精神的净化……



SoulCycle曾经做过一次主题为“Find it”的活动,在相关视频里,片中人物一直在强调:


“这与课程无关,与自行车无关,它关乎的是你,你的目的,你的目标,你的驱动力。”



一个名为Karlie的用户这样解释过她对SoulCycle的信赖:


为什么(在SoulCycle)这么投入?


SoulCycle可以同时锻炼你的身体和心灵,在其他任何健身场所我都没发现类似的服务。尽管我不能全归功于它,但SoulCycle在至于我深层的情感创伤时,起到了重要作用。他帮助我发现了我没意识到的力量,并用某种我不清楚方式让我与自己联结起来。


……骑手会感觉到自己会与某些超越自己的东西进行联结,允许他们暂时放弃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与压抑。


-- END --

如果对文中选题感兴趣,需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,或者想讨论点营销话题,请留言,我们会努力回复。


 阅读近期优质内容 


本文作者:苦迟

传播学博士,5年平面媒体、6年网络内容营销经验


选题原本触手可及,但“脑洞”“天赋”“灵感”这些漂亮字眼,让不少人心生畏惧。我们要做的就是,将选题过程还原为一项可以习得的简单技能,不需要天赋,也不玩玄学,让你真正告别“选题慌”。


点击跳转Invitation2CM网站,查看文章Chubbies:男士短裤创业品牌如何红遍美国?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